要说这些天有什么大事件?
“拉闸限电”绝对算一个。
无论是救我们于烈日的空调,还是与人们形影不离的手机,都要以“电”为前提。突如其来的“拉闸限电”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为啥突然限电?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唠唠“拉闸限电”的事儿。
其实“限电”不是新鲜事,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已经吹响了单位GDP能耗降低的战斗号角,近十年来全国各省市也一直有条不紊地完成“能耗双控”的目标任务,限电工作稳步推进。
然而,今年八月,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的“能耗双控”晴雨表,惊现“部分地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9省区被列为一级预警地区”的情况,各地直接炸开了锅,个别地区更是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紧急措施。
好端端的,怎么用电突然就多了这么多,还不够用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我们的电都从哪来又到哪去。
我国的电力供应主要包括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及太阳能电。火电长期以来都是供电主力军,占全国发电总量的七成以上。火电的主要依赖为——煤炭。因疫情席卷这一突发状况,全球范围的大宗商品涨价,加上中国疫情恢复情况较好,我国的工业生产需求旺盛,扩大了用电需求和煤炭消费需求。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0.7%。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9.5亿吨,仅同比增长6.4%。此外,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6298万吨,同比下降8.3%。产煤速度及存煤产量都跟不上用煤数量,很明显——咱的煤不够用了。
另外,除了煤炭供应不足这个主要原因,不同限电地区也有其各自的原因。如东北地区,近期当地风速较低,风电贡献电量显著下降,另外临近冬季,集中供暖尚未开始,居民取暖也大大增加了生活用电的需求;江苏、浙江及云南等省市,在“能耗双控”下也出现了一些限电现象;而广东省的限电措施,据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表示,主要是由于用电需求增长、高温及省内发电能力有限三大原因。
所以啊,限电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供需矛盾惹的祸。
然而在热议的“拉闸断电”话题中,我们听见了一股声音:
“拉闸断电”其实是国家下的一盘大棋,有电也不让企业用,不让居民用,目的是为了打赢和欧美国家的“金融战”。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样的“大棋论”和“阴谋论”,居然得到了大量关注及转发。
这舆论风头火势甚至惊动了央视爸爸,9月28日,央视网发表文章《“拉闸限电”里没那么多“大棋”》辟谣,并在文章中批评:这些颇具误导性的观点,在乱带节奏中产生了不小的“低级红”“高级黑”的效果。
其实在学习了供电的基本常识及了解政策背景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大棋论”“阴谋论”,完全没有尊重基本的事实基础。为了制造热点收割流量,不仅遮蔽了东北多地电力供应缺口严重、电网面临崩溃风险的大背景,无视我国电煤供给短缺的基本事实,利用了不明真相民众传播谣言,在许多企业努力生存的当下,将被逼无奈的“拉闸限电”措施歪曲为“为打金融战置中小企业生死于不顾”国策,诱导民众质疑政策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利用一切机会制造及加剧社会矛盾,用央视爸爸的原话——“到头来就是制造误导和添乱”。
其实不止本次的“拉闸限电”,很多社会热点底下,都会出现诸如“大棋论”这样“黑子”的身影,歪曲事实传讹惑众,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动摇国家,分裂民心,攫取利益。作为理智的网民,我们要提起十二分精神,保持着对常识与真相的尊崇,对此类谣言坚决说“不”!
最后,根据9月27日珠海市发展改革局、珠海供电局发出的《致全市电力用户有序用电、节约用电倡议书》,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居家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少开长明灯,空调设置温度不低于 26℃,离家及时关闭电源,采取适度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节约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