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戒烟而抽电子烟?
为了消愁而抽电子烟?
为了耍酷而抽电子烟?
Be attention!注意!
你抽的电子烟很可能不是烟!
而是一种新型毒品!
这是怎么一回事?
2021年5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卫建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物质列入的公告》,决定于2021年7月1日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纳入管制范围。我国是全球唯一个对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实行整类列管的国家。
我们这里所说的“电子烟”便是这种含有大麻素类物质的电子烟,俗称“上头电子烟”。
今年7月14日,被告人林某池与购毒人员约定以1600元的价格交易1小瓶含合成大麻素成分的电子烟油,并通过跑腿服务把电子烟油送达给购毒人员,通过微信收取毒资及快递费。林某池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涉案电子烟油被公安人员截获,经鉴定,检出列管合成大麻素ADB - BUTINACA成分。检察机关依法对被告人林某池提起公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林某池违反我国对毒品的管制,贩卖被列管的含合成大麻素的电子烟油,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判决被告人林某池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扣押的作案工具手机一台予以没收,涉案电子烟油予以没收销毁。林某池当庭表示不上诉。
据悉,该案是广州市首例宣判的“上头电子烟”涉毒案。
日常生活中,“上头”电子烟常出现在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因其外表酷似普通电子烟,很多青少年上当受骗,不经意间吸食了毒品。吸毒低龄化是一个让家长越来越揪心的事实,那么,当发现身边有人吸毒时,我们能够怎么做?自己是否会卷入其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一、发现有人吸食毒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护好自己,隐藏好身份,最好是可以抓住现行,即至少在吸完毒后再进行举报。
举个真实的例子让大家感受下:
2018年6月25日,贵某发现自己的儿子汤某行为异常,并在家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物品,其怀疑儿子可能吸毒。当晚,贵某通过电话报警称:“我儿子可能吸毒,他现在正在网吧上网。”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了警力对辖区内的网吧进行了核查。当晚,民警在一网吧内发现汤某,随即将其传唤至派出所开展调查。汤某到案后,如实陈述:6月15日晚上10时许,其在自己的轿车内用自制冰壶以烫吸的方式吸食冰毒,并于次日驾车回家。随后,民警对其进行尿样检测,但检测结果却呈阴性。26日一早,民警依法提取了汤某的毛发,并立即送往司法鉴定中心进行毒品成分鉴定。经鉴定,汤某毛发内含有甲基丙苯胺成分。目前,汤某已被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其涉嫌毒驾一案已移送交管部门审查。
都说“虎毒不食子”,如此行为是否不近人情了些,太过冷酷无情了?但换个角度来想,这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帮助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常说,这是为了他好,那放任就是好吗?其实不然,站在某种角度上来讲,放任他们也是在放弃他们。或许有的人没办法确定身边的人是否吸毒,也不敢轻易地去举报,小编提示,头发就可以检验出是否有吸过毒的哟。
二、小黄过生日请朋友一起去KTV聚会唱歌饮酒,发现有人在包厢里吸食毒品,没有制止,自己先离开,小黄的行为是否会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发现朋友吸毒,小黄可以怎么做?
这样的行为可能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虽然小黄请朋友到KTV的目的是为了过生日,请大家唱歌喝酒,但其确实是开设了包厢,为朋友的吸毒行为提供了场所,容留了他人吸毒,在明知朋友吸毒的情况下没有加以阻止,自行离开,还是可能会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在实务中,类似的情况已经有生效判决,切勿铤而走险。
此时的小黄发现朋友吸毒、不听劝阻,可以怎么做?相关法律规定,KTV经营者对自己经营的场所是否有人吸食毒品有巡查和报告的义务,此时的小黄,可以告知有巡查和报告义务的KTV经营者包厢内有人吸毒,由KTV经营者进行巡查与报告。
一直以为毒品离我们很遥远,只要不去购买吸食就能够远离毒品。直到搜索了一下,才发现,毒品竟在我们身边。让小编带大家看看现在比较常见的新型毒品有哪些吧。
新型毒品中含有兴奋剂、致幻剂或者兼具两者的混合制剂,极大的破坏人的神经中枢以及人体的其他器官,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吸毒过量甚至会导致死亡。
“电子烟油”、“上头电子烟”:当中含有合成大麻素,吸食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常出现幻听、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躁、意识不清等反应,长期吸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诱发精神错乱和自杀倾向。
“致幻邮票”:含有“LSD”成分,可以通过皮下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是目前发现的致幻性最强的一种精神活性物质,作用比一般的摇头丸强三倍以上,具有清冽的兴奋作用。
“大麻饼干”、“大麻巧克力”:表面含有绿色的植物成分,气味与普通饼干气味不同。用大麻熬成的油,掺制成的巧克力和夹杂了大麻成分的饼干,大剂量使用,可造成幻觉、妄想、精神失常。
小编提示:警惕包装粗糙、无生产日期、没有品牌的食品。
“咔哇潮饮”:主要成分为γ-羟基丁酸,是一种强效的镇静剂、麻醉剂,可让人暂时失去知觉,失去记忆,会被当成“迷奸药”使用。
这些玩意儿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真的危害有那么大吗?诶,越是鲜艳的东西,越有毒。你可别不信,就是你所嗤之以鼻的这些玩意儿,可能会让你变“丧尸”。
或许大家有看到过之前网上传播很是广泛的一个短视频——《实拍美国费城肯辛顿大街上女子的三个阶段。这是一条不归路!》。
第一种状态:好像昏迷不醒,这个状态被称为“堕落的开始”,一个人就是从这种状态开始慢慢堕落进去的。如果看到这种状态,那么,她已经离最后的那种状态不远了。
第二种状态:病入膏肓的中期阶段,走路状态逐渐像丧尸,到了这种状态,想要再回到健康的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药物对她的中枢神经和身体的破坏完全是不可逆的。
最后的状态:需要拄拐杖走路,完全像是个丧尸。
小编没有在危言耸听吧,小伙伴们现在应该也大概的了解到新型软性毒品的危害了吧。
青少年心智的不成熟,好奇的心理,会导致其去尝试一些新奇的事物,不小心的就会上了“新型毒品”的当。吸食毒品既会影响身心发育,又会诱发犯罪,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在此,小编呼吁:做好识别毒品伪装工作,远离毒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