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毕业季,伴随着毕业典礼的落幕,许多小伙伴即将离开校园,迈入职场。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很关键,而保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也至关重要,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都要注意些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看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看试用期条款:
还需要注意: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Q1公司说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保,这合法吗?
不合法!按照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保留曾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作牌、劳动合同、录用通知等),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
Q2公司说要根据我的表现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这可以吗?
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6条,用人单位从用工之日起就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晚也应该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Q3个人需要留存劳动合同吗?
需要!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如果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给劳动者留存,劳动者手中没有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可能会增加劳动者维权难度。
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请其给自己一份劳动合同文本留存,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请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Q4应届生没拿到毕业证但已进入实习,能否签劳动合同呢?
有一部分应届毕业生还没拿到毕业证就已经在用人单位处工作了,这部分同学仍然属于在校生,在还没有毕业之前,一般不认为其可以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形成劳务关系,而只能算是“实习”,与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关系,签订的是实习协议。
签订实习协议,进入实习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实践学习,是由学生发挥自身才能,与用人单位加深了解,这并不代表双方未来会建立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只有在学生正式拿到毕业证后,符合劳动法上劳动者的身份要件了(注:用人单位雇佣“学生”进行所谓“实习”、“见习”等都是不合规的),双方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在疫情影响之下,部分用人单位利用多数毕业生急于谋生、急于上岗、急于求成的心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劳动合同中设立种种陷阱,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各位应届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一定要慎重,当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一定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