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一个名为“易联购线上商城”的微信小程序,号称有着低价预售的iPhone 14手机,却在收到消费者的大量订单款后跑路失联了。根据在多地的消费者反映到,他们在小程序下单付款后,却联系不上卖家。
同时,一则疑似易联购讥讽上当者的嚣张公告在网络上流传,其自称已卷款跑路,钱已经洗干净,已到无引渡条款的国家,嚣张嘲讽的行为把事件推上热搜。
那卷款跑路,嚣张嘲讽的易联购事件可能会涉及什么罪名呢?
首先是若这两份公告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发出,那么其设立平台之初就具有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也存在“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的行为,更是达到了“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结果
据此,该事件可能涉及到“合同诈骗罪”。
那小编在这里就介绍一下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额行为,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
1、客体上: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上: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具体的表现有以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那怎样防范合同诈骗?
1、提高防范诈骗意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那些“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要轻易“品尝”。
2、不懂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请教,在商品交易中涉及票据,最好去银行核对一下,涉及到专业法律知识的,最好先去请教一下专业律师再交易。
3、订合同前要摸清对方的“身份”,是不是假公司、假姓名、假地址等。
4、重要合同条款不要遗漏,必须要仔细核对。
5、最好用现款现货,钱货两清的经营方式
当然,此次易联购事件也给我们敲响警钟,虽然年年都在提反诈,但还是都会有人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因此在这里提醒购买产品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即丢了芝麻,又赔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