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一女子因欠上千万的网贷而向宁波市医院提出精神病鉴定一事引起热议。
张某是一名热衷消费的女性,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由于花钱如流水,逐渐入不敷出,便开始找人借钱。在把身边的人借了个遍后,她陷入了网贷,整天在各种平台上忙于拆东墙补西墙,欠款本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招致上千万的网贷。
随后她就向宁波市康宁医院司法鉴定所申请精神病鉴定,希望借此逃脱“欠贷”的责任。而该医院开始并未受理,但随着案件审理的推进,司法部门也为她提出了精神病鉴定的申请。
最终经过调查及结合一系列的专业评估,最终确定张某在借钱过程中不存在精神问题。而该医院的司法鉴定所工作人员也透露,像张某这样希望通过精神病鉴定来回避法律问题的人并不在少数欠钱不还。
像张某这种其实通俗点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老赖”。而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是拒不偿还的债务人,或者是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而张某这种想要借“精神病”来为自己逃脱债务的行为在老赖中还算普通的,还有的“老赖”会以“玩失踪、假离婚、假破产、假注销、招人代持财产等五花八门的手段”,从而逃避还款或者拖延时间利用亲属转移资产等。
当然随着这几年老赖执行难的问题越来越大,国家也已经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小编在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一、一般财产的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老赖”的不动产、机动车、船舶等运输工具、机器设备、股权、股票、存款、基金份额、债券、相关权益等(知识产权、到期债权等)。
这类属于较为常见的可强制执行财产,除此以外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可强制执行财产。
二、特殊财产的强制执行:
1、强制执行唯一住房、无证房产、在集体土地上未经批准建造的房屋、预售商品房等。
2、强制执行“老赖”的工资收入、养老金、退休金、住房公
积金等。
3、强制执行“老赖”配偶的共有财产、子女名下不明或者收入明显不相称的较大数额、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当方名下的房产、车辆、执行负债期间以子女名义购买的财产等。
4、强制执行拍卖“老赖”的手机号、执行微信财付通、支付宝抖音等网络平台内的财产等。
三、禁止行为:
1、禁止“老赖”出境、加入黑名单、限制高消费(出行交通工具限制、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消费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限制)等。
2、禁止从事相关业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管公务员、金融机构高管、入伍当兵等。
四、最终手段:刑事责任
“老赖”如果存在有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而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果,且有能力还钱而拒不还钱,造成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精神病鉴定”不是欠贷的“后悔药”,作为一个成年人,做出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拖着、躲着都是解决不了的,该还的钱还是必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