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捞男子向火锅小便”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全网关注。2025年2月24日凌晨,17岁的唐某和吴某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包间内用餐时,醉酒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将视频发布至网络。事件曝光后,海底捞迅速回应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额退费、10倍赔偿以及追究涉事者法律责任。
l 行政违法:唐某和吴某为何被行政拘留?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唐某和吴某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公共场所实施侮辱性行为:两人在餐饮场所向火锅内小便,严重破坏了公共秩序和道德底线。第二,传播不良视频:吴某将视频发布至网络,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符合“寻衅滋事”的构成要件。
警方依法对两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体现了法律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保护。尽管两人为未成年人,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而非免除处罚。
l 民事侵权:海底捞如何维权?
因唐某和吴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海底捞的品牌形象,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海底捞声明已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品牌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索赔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名誉损失赔偿、锅具更换费用、门店清洁消毒费用等。
唐某和吴某虽是未成年人,但未成年人不能完全以未成年为挡箭牌脱责,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
l 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就此事发生后,海底捞对2月24日至3月8日期间在上海外滩店消费的4109单顾客全额退费,并额外提供订单金额10倍的现金补偿,由此体现企业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
但就海底捞支出的近千万元对顾客的补偿,系属于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而非法律强制要求,虽然该补偿不属于侵权直接导致的损失,但若海底捞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会综合考虑事件对海底捞品牌声誉的影响、企业的实际损失以及涉事方的过错程度,酌情支持部分补偿费用,从而作出公平合理的裁决。
海底捞“小便事件”不仅是一次品牌危机,更是对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的一次警醒,通过行政处罚和民事追责,法律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广东古柏律师事务所提醒您,在遇到类似事件时,请及时保留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法律支持,守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