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21时许,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一家养老院突发火灾。截至9日凌晨3时,这场灾难无情地夺走了20人的生命,其余19名老人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留观治疗。
·养老院的安全保障义务与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8条,养老机构作为提供服务的经营场所,对入住老人负有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这种义务涵盖多个层面:首先是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保障,养老院需确保场所内各类设施,如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监控设备等均正常运行且符合安全标准。若消防设施未正常启用,像喷淋系统无水、报警器处于手动状态,或是电气线路老化未及时检修,都属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表现。
其次,养老院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具备预见与防范能力。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难以在火灾中逃生这一风险,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配备针对行动不便者的辅助逃生设备等;对于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如违规使用明火、电气设备过载等,要进行有效监管与预防。
若养老院未能履行上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老人伤亡或财产损失,将承担侵权责任。在过往案例中,因养老院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或维护不善,致使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灭火和救援,法院通常会判定养老院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受害者的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相关责任人的法律后果
在此次承德养老院火灾事件中,因人员伤亡较多,若经调查认定养老院负责人存在未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未对员工和老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未制定有效应急预案等失职行为,相关负责人将极有可能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此外,若火灾原因查明涉及其他人员的过失或故意行为,如员工违规操作电气设备、老人违规使用明火等,这些人员也将根据各自过错程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若存在故意纵火等恶劣行为,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指控,可能触犯放火罪等罪名,最高可判处死刑。
·警示
这起火灾事件为整个养老行业敲响了警钟。养老机构应立即开展全面自查自纠,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例如:在硬件设施方面,确保消防设施齐全且能正常使用,定期对电气线路、燃气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在软件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加强对员工和入住老人的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逃生能力。
养老产业承载着“老有所养”的社会承诺,更应成为安全管理的标杆领域。民政、消防等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养老机构及时责令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