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生进入寒假,寒假的到来让许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频上热搜,如:可以带未成年人去KTV热闹热闹吗?寒假能不能玩网络游戏?能玩多久?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相关的法律规定吧。
一、法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KTV等营业性娱乐场所
在大多数人看来,逢年过节带孩子去KTV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有些场所是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有些场所是对未成年人进入有所限制的。
● 禁止进入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一律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 对未成年人有所限制的场所: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 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相关经营者违反上述规定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1月9日,腾讯游戏发布了“寒假限玩日历”,在寒假暨春节假期设置了未成年人限玩时间,最多玩14小时。
●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第二点,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相关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违反上述规定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吊销相关许可证。
关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有以下的亮点:
● 关注留守儿童,监护人要听取未成年人意见
● 保护受侵害未成年人,增设强制报告制度
● 学校应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 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应查应聘者是否有“前科”
● 国家建立涉性侵等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系统
● 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 专人专办,涉女性未成年人侵害案由女性询问
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每位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