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路虚拟货币层出不穷,市场上刮起了阵阵交易虚拟货币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众多对虚拟货币交易是否违法的热议。
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当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买卖虚拟货币涉嫌刑事犯罪,但有相应的法律文件提及到虚拟货币交易问题:
一、《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规定比特币为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
二、《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三、《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银发〔2021〕237号)》(下称:237号通知)明确规定如果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买卖虚拟货币会面临大量的法律风险:
一、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237号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的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因此使用虚拟货币作为支付工具的行为往往会被认定为无效。
二、涉及虚拟货币合同有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237号通知明确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因此涉及虚拟币的买卖、委托等行为很大可能性被认定为合同无效。
古柏律师在此提醒你,虚拟货币交易中还隐藏了大量的刑事犯罪法律风险,许多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刑事犯罪往往会披着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的外衣。切记要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法律意识,警惕虚拟货币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避免遭受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