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晚,葛优搭档蔡明、潘长江、乔杉和翟天临共同演绎小品《“儿子”来了》,该小品讲述不法分子通过情感推销的手段诱骗老年人高额购买保健产品来谋取暴利。正所谓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这些年来,不法分子给保健产品打上“包治百病”、“万能的神药”等旗号进而欺骗消费者,有些人因此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也有些人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前不久,保健品行业大佬“权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天津公安机关已对束昱辉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这也是国家严厉整顿保健市场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期我们一起来剖析这神秘的保健市场,有产品就会有销售,那么我们应如何辨别合法直销、非法传销呢?
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从2019年1月8日起,全国暂停办理直销相关审批、备案等事项。目前,我国商务部公开的直销企业只有91家。(如图)
传销,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包括拉人头、收取入门费和团队计酬型三种模式,俗称为“层级诈骗”或 “金字塔诈骗”,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行为,参与人数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
为什么权健、无限极、天狮等公司纷纷陷入传销的争议呢?或许是管理者领导错误,又或许是二线、三线等下线业务员被迫于无奈等理由,但这些都不能使他们逃避法律的惩罚。我们应清楚直销、传销的界限,不触碰违法高压线。
区别一:有无入门费。非法传销以入门费或者其他变通的形式,要求新加入的业务员“掏腰包”,而正规直销是没有这一块费用项目的。
区别二:有无夸大宣传。非法传销往往会对产品做夸大宣传,强调产品可代替药物治疗,并且虚高标价,而正规直销的产品标价、宣传标志都是符合市场管理要求的。
区别三:有无产品售后服务保障。非法传销者一旦将产品销售出去,消费者将面临无法退换产品或者无法联系商家的风险,而正规直销者销售的产品能正常在市场中流通,而且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
区别四:有无要求发展直销员。非法传销往往打着直销牌照不断发展“直销员”,层级关系超过三层以上,根据人头数量和被发展人员的经营业绩来决定“直销员”有多大的回报,而正规直销是按照直销员销售产品销量情况来获取相应的报酬,层级关系不超过三层。
我国传销诈骗受害者里大多数为老年人,而这其中也有不少高学历退休人员,以下列举各种常见诈骗套路:
套路一:免费送物,吸引注意。“销售员”会在一些人群聚集的活动场所,免费派发礼物,趁机获取领取者的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这背后往往是诈骗的开始。
套路二:嘘寒问暖,拉近感情。“销售员”对老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地唤,没事就打电话聊家常,逢年过节去家中送礼,比亲生儿女还贴心。
套路三:免费旅游,增进感情。“销售员”一般先从人群的核心人物宣传旅游资讯,然后核心人物带动周围的人,游山玩水后,更增进彼此的感情。
套路四:免费体检,专家坐诊,危机恐吓。“销售员”在非正规医院场所,给参与者安排体检,夸大病情,由“专家”坐诊推荐“包治百病”的药品、“逢治必好”的治疗方案。
多种套路的背后往往是利益链的环环相扣,诈骗者利用人性的弱点一步步地诱骗受害者陷入骗局之中。年轻人虽在外打工,但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家中长者的受骗情况:
一是事前预防。日常多关心家中长者身心、生活情况,用典型案例告诉家中长者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预防上当受骗。引导家中长者理性投资理财,切莫贪图一时之利。提醒家中长者患病治疗不能依靠保健产品,须到正规医院治疗。
二是遇事淡定处理。若读者发现家中长者已经上当受骗,为了日后维权所需,请及时保留有效的证据(如,收集推销人员及销售公司的信息资料、收集保健品的包装及容器、保全未使用完毕的保健品、收集付款凭证等),同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电话12331、工商部门举报电话12315、公安机关举报电话110等)。若读者不能确定所购产品的真伪,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查询(http://samr.cfda.gov.cn/WS01/CL0001/)。
三是事后避免悲剧重演。为避免不法分子再次利用“感情牌”乘虚而入,家庭成员对待受害者不要过多地责怪,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但亡羊补牢始终不是好办法,家庭成员的日常关心、尊重才是预防上当受骗的最好方法。
保健产业的崛起象征着一个国家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故在此建议相关部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非法行医、非法经营、非法传销等保健市场的违法行为,给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在此提醒应聘人员树立正确薪酬职业观,若误入传销行业,请及时抽身,以免涉嫌违法犯罪。
作者:麦柏林律师(广东古柏律师事务所主任,金融经济类犯罪与防控板块负责人)